《不夜城》描写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。
汤晓丹:
1929年到上海,结识田汉,沈西苓等戏剧电影界的重要人物。同时迷上电影,经常在电影院一呆就是一整天。1931年,经沈西苓介绍,他进入天一影片公司担任布景师,1932年,在拍摄电影《白金龙》时,导演生病,汤晓丹就顶替做导演工作,影片完成后大获成功。汤晓丹也随即开始了其导演工作,拍摄了影片《飞絮》,《飘零》。1934年起,他赴香港拍片,作品有《翻天覆地》,《民族的吼声》等。香港沦陷后,他辗转到达重庆,拍摄了反映国民党黑暗政治的《天堂春梦》。建国后,汤晓丹拍摄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影片,包括《南征北战》,《渡江侦察记》,《红日》,《南昌起义》等,广受大众好评。
孙道临:
中国电影演员、导演。原名孙以亮,原籍浙江嘉善,1921年生于北京,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,曾参加燕京剧社《雷雨》、《生死恋》等话剧的演出。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,燕京大学被迫关闭,孙道临失学,1943-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、国华剧社、南北剧社,演出话剧《雷雨》《日出》《家》《茶花女》等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他便返回燕京大学,于1947年毕业,并加入北平艺术馆,演出了黄宗江编剧的《大团圆》。1948年,金山组织上海清华影业公司将《大团圆》改编成电影,孙道临仍扮演三弟,从此登上银幕。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、昆仑影业公司,演出《乌鸦与麻雀》、《渡江侦察记》、《家》、《不夜城》、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、《早春二月》、《李四光》、《一盘没有下完的棋》等十多部影片。1957年因在《乌鸦与麻雀》中扮演华先生,于文化部1949-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。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、导演。是中国影协第四、五届理事。其嗓音圆润,吐字清晰,感情丰富,曾为《王子复仇记》、《白痴》等二十余部外国影片配音。1984年后自编自导影片《雷雨》、《非常大总统》,并在两片中分别饰演男主角。1992年执导了根据肖复兴小说改编的电影《继母》。1995年获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。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。2001年,80岁的他导演的电影《詹天佑》荣获中国电影“华表奖”最佳故事片奖。
上映时间:1957年
游客
非常好 2009-11-22